“有苦說不出”的植物
——黃連
有俗語云:“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”,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,記得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中成藥黃連上清片,一吃就是六片的那種,想必許多人都吃過,雖然有糖衣,但一次吃六片的感覺還是不太好,畢竟它是一種以苦著稱的藥材。
今天呢,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黃連吧,對于黃連這味藥材大家的印象只有極苦,但它的性狀功效等等方面可能沒幾個人真正了解過。
黃連藥材的野生品種常常生長在海拔1200~1800米的高山林地和谷地中,其生境多氣候涼爽,植被密布,雨霧繚繞,頗有仙境的感覺。黃連植株較矮,葉子三裂,各裂片的次級分裂程度比較大,看上去有點像五裂或羽狀裂,這種葉形在毛茛科和傘形科都很常見,因此毛茛科的黃連植株有時候看上去像一棵深山里的水芹菜。
毛茛科多出產高顏值的植物,雖然黃連的花很小,但還是難掩毛茛科的仙氣。它在早春開花,花瓣的結構其實是萼片,真正的花瓣退化,其上有蜜腺,吸引早春昆蟲前來傳粉。黃連的花葉都是綠色,一點也不黃,但它的藥用部位,也就是肥大的根狀莖去皮之后,會現出鮮艷的橙黃色,其上生長的眾多細密須根也是黃色,因此黃連還有個富貴氣的英文名稱,叫做金絲線。
A黃連植株,B黃連的根狀莖,C黃連的果實
咱們平時在醫院藥房抓藥時,看到的是黃連切成的薄片。大家湊近看一下,它是不規則的薄片,外表皮呈灰黃色或者是黃褐色,比較粗糙,有一些細小的須根,切面或者碎斷面呈鮮黃色或者紅黃色,具有放射狀紋理。